最新消息

第四屆專業組【決賽】

評審團總召:劉姝嬋

評審團:何君恆辛明峰曾耿元鄭伊晴錢汶

 


  

何君恆

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科、巴黎師範音樂學院 (École Normale de Musique in Paris) 、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 (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 高級室內樂文憑及高級演奏家文憑。主修中提琴,曾師事陳永清、吉永禎三、廖年賦、毛利斯.哈森 (Maurice Husson) 、多明尼克.理查 (Dominique Richard) 及法國知名中提琴演奏家傑哈德.考斯 (Gérard Caussé) ,並考入巴黎市立音樂學院職業樂團先修班,師事巴黎樂團首席珍.杜普 (Jean Dupouy) 和巴黎巴士底歌劇院樂團首席勞倫.費尼 (Laurent Verney)。

1989年獲得法國U. F. A. M. 中提琴比賽首獎,1990年參加北德音樂節,與世界各國青年好手所組成的管弦樂團在蕭提、畢奇可夫及羅斯托波維奇的指揮下巡迴德東、德西、米蘭及西西里島等地演出。1991年代表學校至北非摩洛哥演出室內樂,1992年獲得全額獎學金至維雷克羅茲,由瑞士日內瓦四重奏大賽首獎易沙意弦樂四重奏 (Quatuor Ysaÿe) 指導室內樂並參加瓦爾嘎音樂節,接受日內瓦及慕尼黑中提琴大賽得主今井信子 (Nobuko Imai) 大師的指導並在結業當天獲選演出。1993年進入國立巴黎高等音樂學院半職業樂團,自1994年加入法國著名的現代音樂樂團2E2M後,就經常在歐洲各地的國際現代音樂節中演出,如葡萄牙、塞浦路斯、羅馬尼亞及巴黎國家廣播電台的國際現代音樂節。

何君恆以獨奏家身分曾和許多樂團合作演出,與台北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辛德密特《烤天鵝》協奏曲、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華爾頓《中提琴協奏曲》、白遼士《哈洛德在義大利》、與YWCA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巴爾托克《中提琴協奏曲》、與臺藝大弦樂團合作演出舒爾曼《中提琴協奏曲》、與臺藝大管弦樂團合作演出莫札特《中、小提琴複協奏曲》、與世紀管弦樂團合作演出布魯赫《中、小提琴協奏曲》、與台灣弦樂團合作演出史坦密茲《中、小提琴協奏曲》、與當代樂賞樂團合作演出約翰.克里斯蒂安.巴哈《中提琴協奏曲》、2013年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吉博.瓦格 (Gilbert Varga) 合作演出韋伯《行板與匈牙利輪旋曲》、2017年與春之聲交響樂團合作演出胡麥爾《幻想曲》、2018年與龍潭愛樂管弦樂團合作演出霍夫麥斯特《中提琴協奏曲》。

現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中提琴首席,並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天主教輔仁大學等音樂科系。

 

 

辛明峰

年僅15歲就被蘇格蘭人報 (The Scotsman) 宣稱為"註定成為全世界新一代小提琴巨匠之一"的辛明峰,經歷過一個很不尋常的音樂生涯。 他從一個世界級的獨奏家,因為手意外受傷,改轉成為一位科班出生又經驗廣泛的指揮家,接著又擔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樂團的第一小提琴手,擁有20多年的頂尖樂團演出經驗以及歌劇薰陶。  正由於這個過程, 使得辛明峰能夠結合他多方面的跨領域造詣, 成為了一位更加有內涵和說服力的指揮家和小提琴演奏家。 

辛明峰出生於臺灣台南,小時師事於鄭昭明及李淑德,並加入當時台灣首屈一指之三B兒童管弦樂團。12歲時由於得到國泰航空小提琴大賽冠軍,應邀到香港參加藝術節,在那受到小提琴泰斗梅紐因(Yehudi Menuhin)之賞識及邀約到英國之梅紐因音樂學院同他學習。

在英國辛明峰除了屢次同恩師梅紐因同台演出外,也在美國200週年獨立紀念時應邀到華盛頓為福特總統及英國女王依莉沙白擔任獨奏演出。他並獲得蘇格蘭格拉斯高(Glasgow)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與蘇格蘭國家樂團以及英國廣播樂團BBC等知名樂團獨奏演出,且在倫敦依莉莎白女王演奏廳首演。當時蘇格蘭人報( The Scotsman)宣稱"辛明峰已註定成為全世界新一代小提琴巨匠之一"。 在轉往美國費城之蔻緹斯Curtis音樂學院與當代大師加拉米安Galamian以及Brodsky進修後,辛明峰獲得了全美音樂協會聯盟之比賽冠軍,也在Montreal蒙特羅等著名國際小提琴比賽中獲獎,並展開了其繁忙之演出事業。

由於一次運動意外傷到左手手指,辛明峰在二十出頭被迫放棄其小提琴之演出。經過一段艱辛求醫無效,前途茫茫的日子,他決定還是要回到舞台上傳達他熱愛的音樂,因而果斷投入指揮。他首先到休斯頓Rice大學攻讀指揮碩士,再贏得Bruno Walter 指揮獎以全額獎學金進入每年只收一至二名學生的Juilliard茱麗亞音樂學院指揮班裡,成為名師Otto Werner Mueller之門徒。當時Mueller的學生包括前任紐約愛樂總監Alan Gilbert以及中國著名指揮家胡咏言。

畢業後辛君即在Affiliate Artist指揮比賽中獲勝,踏入其指揮生涯。他多年擔任紐約長島的南岸交響樂團之總監,以及Solisti New York 室內樂團之助理指揮,也以常任指揮身份帶領過紐約州(Empire State Youth Orchestra),紐澤西州及康州等青少年樂團,並指揮過茱麗亞Juilliard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及高中部樂團,在紐約林肯中心演出。其他客席指揮活動包括亞斯本Aspen、OK Mozart及Monteux 等音樂季樂團、Curtis音樂院樂團、New Amsterdam樂團、Cayuga室內樂團、Roanoke樂團等等。台灣方面辛明峰也屢次應邀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國家音樂廳交響樂團以及台中的國立台灣交響樂團等等。 他並帶領台北藝術大學樂團到日本巡迴,在東京大學等地演出。

1994年起辛明峰開始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樂團工作。他本來只想考到替補的機會在樂團裡學習歌劇,幫助他未來歌劇的指揮,沒想到雖已十年只偶爾拉琴,竟然擊敗數百勁敵贏得唯一的第一小提琴職位。 他與該團雖然一年有26個歌劇和近140場的演出,但仍設法維持著自己的指揮及小提琴獨奏事業。除了南岸交響樂團總監之職務外,他創辦了一個以華人為主的紐約最頂尖音樂家組成的室內樂團Prometheus Chamber Orchestra,在紐約洛克菲勒中心演出。 他也開始踏入歌劇指揮,應邀與台北市交在台北國家劇院指揮了”阿依逹” (Aida) 及”漂泊的荷蘭人” (Flying Dutchman),並在捷克Opava 城之國際歌劇指揮及歌手音樂季比賽中獲獎,與當地之Silesian State Opera演出了 ”波西米亞人” (La Boheme)和 “假面舞會” (Un Ballo in Maschera)。

小提琴方面辛明峰的手傷也由於拉歌劇的長期鍛鍊,已漸漸完全復原。近年來除了一連串與大都會樂團同事的室內樂演出活動外,還同他的鋼琴家妹妹辛幸純合作演出,並也經常同時以指揮兼小提琴獨奏身份帶領過不少樂團。 他近來獨奏過的協奏曲包括 Tchaikovsky、Brahms、Mendelssohn、Prokofiev、Beethoven、Sibelius、Mozart 、Schumann 和 Brahms 雙協奏曲等等。另外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世界首演之 ”Great Gatsby” 歌劇裡,辛君也被邀請擔任極為重要之台上獨奏部份,深獲好評。

 

 

曾耿元

已故小提琴大師謝霖曾在1983年預言「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小提琴大師」的曾耿元,五歲由父親曾哲男啟蒙開始學習小提琴,1978年曾耿元遇到海飛茲的嫡傳弟子 Erick Friedman,在其安排之下獲得了曼哈頓音樂學院的全額獎學金,於1980年前往紐約並追隨 Friedman 學習。

旅美期間,曾耿元曾獲得多項國際比賽殊榮。1988年獲得了華盛頓郵報國際 大賽評審團及現場觀眾投票雙重首獎 ; 1990年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大賽獲得「最佳新曲詮釋獎」; 1993年的比利時伊莉莎白國際大賽榮獲銀牌獎。曾耿元的表現獲得各方面及媒體的肯定,甚至稱之為「揮舞琴弓的魔術師」。

曾耿元演出活動遍及歐、美、亞洲各地,並經常受邀至各大音樂學院指導大師班,其亦為 Phoenix Arts Management 藝術總監及 Dynamic及SYArts 錄音廠牌音樂家。曾耿元目前任教於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琵琶地音樂院 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以及北京中國音樂學院特聘客座教授。

 

  

鄭伊晴

國中通過教育部「資賦優異生甄試」赴法。以第一名之最高榮譽獲頒巴黎師範音樂院「演奏家文憑」。畢業於國立高等巴黎音樂學院。

演奏足跡到過Salle Cortot、Sacre-Coeur、Theatre des Champs-Elysees、Eglise de Chaillio,於Radio France的演出並由「法國廣播公司」錄音收藏;經常受邀於巴黎音樂院Art Lyrique廳為現代作曲家發表新作。

多次於介壽館音樂會演奏,合作過的樂團包含NSO國家交響樂團、國立臺灣交響樂團、世紀交響樂團、歐亞管絃樂團、台北縣立交響樂團、陽光台北交響樂團、華岡交響樂團等 。赴菲律賓、韓國及泰國於「亞洲作曲家大會」演出;並以獨奏及室內樂,相繼獲邀至奧地利、法國、菲律賓、中國、澳門等地演出。

主要服務經歷為:法國Luce國立音樂院教授、臺北市立交響樂團大提琴助理首席、NSO大提琴副首席。

 

 

錢 汶 

現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樂團副首席的錢汶女士,在2004年紐約卡內基音樂廳的獨奏會被國際權威音樂雜誌《STRAD》稱之為“罕見的振奮” 及“如此的迷人”。評論家Dennis Rooney感嘆道:“對作品如此深刻的理解和這樣感人的演奏會現在為什麼如此之少”.  被譽為當代帕格尼尼的小提琴大師魯吉埃羅·里奇(Ruggiero Ricci)在他的大師班對她的評價是:“你有超人的音樂感覺,演奏富有個性和生命活力,使人沈浸在你的音樂之中。”

錢汶女士開始擔任樂團首席是在1994年俄國著名指揮家捷捷耶夫(Valery Gergiev)的領導下擔任「天方夜譚」的獨奏,她的膽識和完美的演奏,受到德國聽眾的稱贊和喜愛,並受到總統赫爾佐克的接見和贊賞。1996年11月隨德國赫爾佐克總統訪問中國的德國萬國交響樂團在中國演出,特邀錢汶擔任樂團首席。錢汶1997年考入大都會歌劇院第一小提琴並受到提升, 自2001年起,錢汶不斷的擔任該團的代副首席,並經常兼任首席的職位,領導過很多的歌劇。 2007年,錢汶受到著名指揮家葉詠詩女士的邀請,擔任香港小交響樂團的首席。2016、2017被邀擔任深圳交響樂團和天津樂團客席首席。

以獨奏家身份,錢汶女士合作過的樂團包括:美國長島南岸交響樂團、美國長灘交響樂團、纽约中心樂團、北京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中央樂團、德國Schleswig-Holstein音樂節樂團、大都會歌劇院小樂團等等。錢汶女士出現在很多室內音樂節上,如Marlboro、 Tanglewood、Sarasota、Talis in Switzerland、林肯中心室內樂協會音樂會等,同很多世界著名的音樂家合作。例如列文(James Levine)、鋼琴家內田光子(Mitsuko Uchita)、中提琴家今井信子(Nobuko Imai)、鋼琴家Andras Schiff、茱莉亞四重奏以及Guaneri四重奏的成員。

錢汶女士現任紐約曼尼斯(Mannes)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並從2000年開始就在該學院教授小提琴樂隊課。她經常被邀請到美國邁阿密新世界交響樂團、紐約青年交響樂團、北京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紐約大學,及其台灣藝術院校大師班講課。她積極參與為提昇交響樂團弦樂演奏質量的工作,擔任包括2019年NYO China的藝術導師,為100多位中國頂尖年輕音樂家集訓,獲得普遍贊譽。她的許多學生成功考上樂團,並活躍在各國的音樂舞台上,包括大都會歌劇院、紐約愛樂、底特律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等。

錢汶出生在北京的一個音樂世家,外公黃源澧是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原國立音樂學院幼年班)的創始人,也是第一任校長。自小隨母黃遠渝學習鋼琴,隨舅舅黃遠浦學習小提琴,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從師於陳毓鑄導師,畢業後獲全額獎學金赴美深造從師於著名室內樂鼻祖,來自維也納的Felix Galimir。

錢汶女士曾被聘為曼尼斯音樂學院董事會顧問,William Lincer 基金會副會長和紐約州立藝術委員會委員。她擁有小提琴是Turin的Enrico Melegari在1876年製作的,被Strad雜誌評論道:「她演奏的是一把1876年由義大利都靈制琴家馬拉戞瑞製作,有著明亮的高音部分和很不尋常而漂亮的低音,有時讓人感覺彷彿有著中提琴的音色。」

 

(依姓名筆劃為序)